就业在线
0431 - 87021922
0431 - 87011129
jiuye@jldh.com.cn
就业创业政策

全国政协协商:优化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环境 扶持困难生

时间 : 2014-07-01 17:25:54 发布者 : 吉林动画学院-招生办 浏览 :
全国政协协商:优化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环境 扶持困难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并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今年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发挥市场作用、着力改革创新、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力争使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比例双提高。6月26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与会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环境优化”主题展开了热烈交流。大家认为,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在政策保障、制度建设、教育改革、资金支持等方面为他们创业和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解决好这个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结构性矛盾,徐辉常委说,“就业市场需求和高校培养计划很难匹配”,要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努力适应社会需求。
  今年,民盟中央针对“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优化”赴多个省市开展调研,并向中央递交了建议信,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参加调研的徐辉常委说,调研中发现就业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一会儿这个专业热,一会儿那个专业热,但大学培养人才是有周期性的”。为此,徐辉建议,给高校更多自主权,放宽对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约束,同时加强评估和监管,加强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他还建议,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大学生就业合理流动。
  “高校办学趋同化,学校缺乏特色,学科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谈及这个问题,李和平常委也建议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他说,政府应减少对高校办学的直接干预,运用资金、政策、评价等杠杆,做好引导和服务,鼓励和引导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曹卫星常委也建议,高校应根据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健全专业设置预警和退出机制,所有高校都应发布毕业生创业就业状况年度报告,倒逼人才培养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政府政策措施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教育系统内部问题,也有教育之外的问题。”李和平常委的话引起不少人共鸣。委员们认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依靠市场作用,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市场吸收大学毕业生,同时政府要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
  曹卫星常委认为,要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采用市场化手段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同时,政府要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使空缺岗位和新开发岗位更多用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别是用于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还要改革那些不适应市场的政策措施。在郭大成委员看来,就业报到证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成影响和制约毕业生顺利就业和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建议进一步推进就业报到制度改革,逐步取消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郑功成认为,除了教育结构失衡,产业结构落后、制度环境欠缺等都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他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普惠、公平的制度环境,尽快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切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公共就业服务、托幼事业、义务教育及其他社会融合政策。尚绍华委员特别关注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将性别平等纳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总体规划和政策体系,加大社会宣传,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支持自主创业的重要载体。”薛卫民委员建议,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颁奖和财政专项资金奖励,制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就业优惠政策,给予新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
  大力扶持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更难。”郭稳才委员说。在他看来,扶持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要大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让所有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寒门子弟享受公平就业的阳光。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完善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在国家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中,小额贷款、场地安排、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要更多地照顾到高校困难毕业生,把他们作为扶持的重点对象,并帮助高校困难毕业生树立合理的就业预期。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要加强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正确估量自己,理性对待就业,从实际出发选择岗位,也不妨先就业再择业,提高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能力。
  除了外界因素,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是影响就业的原因之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农村、民族地区和西部等欠发达地方去。”张来斌常委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刘晓庄常委也建议开辟大学生在农村和基层创业就业新天地。他说,“很多大学毕业生‘宁要城市一张床,也不要农村一栋房’,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重点解决生活待遇差、工资低等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消除后顾之忧,对农村亟须的专项人才要发放专项支农津贴。”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难题。今年4月,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大学毕业生创业政策的优化问题”开展调研。参与调研的马德秀委员说,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是什么让大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调研中发现,最突出的难题是资金、场所和政策。”
  “要放水养鱼,不能涸泽而渔”。马德秀认为,应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问题,包括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专项基金、激活小额担保贷款、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等。同时,建议政府与高校、社会共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样、更充足的场地。此外,她还呼吁大力推进政策衔接和落地,理顺部门间政策接口,不断优化政策,并通过政策导向营造尊重创业的浓厚氛围。对此,曹卫星常委建议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政府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在高玉葆委员看来,当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培训还远远不够。他建议,从社会需求出发,形成目标明确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分散在教育、科技等部门或组织中的政策、资金、平台等资源要素,实现有效对接,并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合作,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对此,刘建平委员建议高校将优势学科与地方支柱产业形成相依相伴的布局,打造大学与周边互动的创业生态圈。
  万捷委员也认为应该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企业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多作用。万捷说,企业可以帮助创业团队解决办公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等基础性问题,还可以提出项目需求,并收购创业团队产出的好项目,实现企业与创业团队的“双赢”。
  当前,利用网络平台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吴晶常委说,利用网络平台创业门槛低,方便灵活、风险小。她建议,构建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政策支撑体系,解除网络创业后顾之忧,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大学毕业生创业方面,俞敏洪委员有丰富的经验。然而在他看来,大学毕业生创业应该鼓励,但不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办法。俞敏洪说,民企的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应进一步鼓励民企发展,尤其是智力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会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与常委、委员们互动交流,常委、委员们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引导市场吸收大学毕业生、鼓励创业、发挥企业作用等观点,都得到了各部委负责人的积极回应。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4-6-30)